脾俞在背部,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脾气转输,输注之所,又是治疗脾病之重要腧穴。下面来看看脾俞针刺方向以及针刺的作用。
取穴法:俯卧,平第11,12胸椎棘突间水平,背正中线与骶棘肌外侧缘之间的中点(背正中线旁1.5寸)。
简易取法: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指,中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直刺,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取俯伏或俯卧位,向内斜刺1.0-1.5寸。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酸,麻,胀感,并向腰部放射。
1.皮肤:由第11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背阔肌:该肌由胸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第8颈神经组成。
4.下后锯肌腱膜:下后锯肌由第9,第10,第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支配。
5.竖脊肌(骶棘肌):该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竖脊肌的深面有横突棘肌等背部小肌肉,腹腔内对应肾上腺,肝(右侧),脾(左侧)等。
脾俞穴为脾之背俞穴,乃脾气输注背部之处,具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利水,消食化滞之功,是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要穴。本穴还能祛湿通络,现代常用脾俞穴来治疗胃溃疡,胃下垂,神经性呕吐,肠炎,痢疾,肝炎,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小儿夜盲,荨麻疹,背痛诸症。
1.配胃俞,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公孙,针刺补泻兼施,脾俞,中脘可灸,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治疗脾胃虚寒之呕吐,呃逆,吞酸,胃痛,腹痛等。
2.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补泻兼施,补益脾胃,如配中脘,关元俞,天枢,足三里,太白,治疗脾虚泄泻,完谷不化;配中极,天枢,中脘,治疗脾虚邪留肠胃之痰饮;配足三里,四缝,太白,治疗脾虚食积之小儿疳积。
3.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补泻兼施,可灸,温补脾肾,如配肾俞,关元,水分,足三里,太溪,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鼓胀;配肾俞,关元,天枢,上巨虚,太溪,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配胃俞,肾俞,关元,复溜,治疗气虚阳微之噎膈;配肾俞,膀胱俞,关元,三阴交,治疗脾肾亏虚之劳淋。
4.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补益肺脾,如配肺俞,太白,太渊,治疗脾肺两虚之咳嗽,气喘;配肺俞,气海,足三里,治疗脾肺气虚之小儿遗尿。
5.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益气养血,如配胃俞,足三里,治疗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头之头痛,眩晕;配膈俞,肝俞,关元,三阴交,治疗血枯经闭;配膻中,乳根,足三里,治疗气虚血少之乳汁不足;配大肠俞,胃俞,天枢,足三里,治疗气血不足之便秘。
6.配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中脘可灸,温中化湿,治疗寒湿阻遏之阴黄。
7.配心俞,足三里,三阴交,神门,针刺补法,补益心脾,治疗心脾两虚之健忘,失眠,心悸,眩晕等。
8.配关元,归来,三阴交,隐白,针刺补法,益气止崩,治疗气虚崩漏。
9.配肝郁,膈俞,太冲,针刺泻法,行气化瘀,治疗气结之癥瘕积聚。
10.配膀胱俞,小肠俞,中极,三阴交,针刺泻法,清热利湿固精,治疗湿热下注之遗精。
脾俞穴区内侧肌肉丰厚,向内斜刺较为安全;穴区深面及外侧肌肉较薄,直刺或向外斜刺易刺穿胸壁进入肋膈窦内,甚至伤及肝脏或肾脏等重要器官。
1个回答Q 糖尿病眼底出血能治么
1个回答Q 四满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1个回答Q 督俞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1个回答Q 胞肓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1个回答Q 阳交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1个回答Q 承扶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1个回答Q 中极穴的作用功能有哪些
1个回答Q 百虫窝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小米熬粥配什么最好 小米和什么熬粥最养胃 生的梭子蟹吃不完怎么保存 熟梭子蟹隔夜还能吃吗 藤菜的营养价值 中秋节孔明灯意思 豌豆苗的营养和功效 豌豆苗的营养价值 鸡精可用于凉拌菜吗 什么食物不宜放鸡精 高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烫伤如何止痛 烫伤止痛处理小妙招 蒸梭子蟹热水还是冷水 蒸梭子蟹需要多长时间 小儿贫血推拿方法 宝宝贫血按摩哪里好 韭菜花的功效 韭菜花有什么营养 脑血管疾病有什么症状 脑血管症状前兆是什么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简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松子能和虾一起吃吗 松子和虾一起吃会过敏吗 痛风能吃鸡精和味精吗 痛风可以吃生抽吗 蒸海螃蟹开锅多长时间 蒸海螃蟹放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