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高,其中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甚至已高达10.8%,意味着,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位慢性肾脏病患者,“但特别可惜的是,在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不少患者直至出现肾衰竭、尿毒症后才前往医院就诊,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魏连波教授提醒:小便时若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时,需警惕是否因慢性肾病引起,最好前往医院查看尿蛋白。
1 我国现有1.3亿慢性肾病患者埋下尿毒症“隐患”。
我国目前有1.3亿慢性肾病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坚持动态监测和治疗,将会不可避免出现肾脏功能的下降,而肾脏功能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发展为尿毒症,只能寻求透析和换肾来维持生命。
魏连波教授介绍,之所以慢性肾病发病率如此之高,主要原因在于糖尿病人、高血压病患者、代谢性疾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患者、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有肾脏病家族史等人群均可诱发肾脏病。
“此外,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慢性肾脏病,比如吃得太咸、口味太重、每天喝水少、大量喝啤酒等。”
据悉,在广东,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国其他城市,究其原因,魏连波教授指出,主要与广东人爱喝老火靓汤、吃海鲜、长期喝凉茶、地理环境长期湿热等原因,造成肾脏负担过重引起。
2知晓率仅为12.5%
40多岁的王先生家住广州,几年前,王先生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发现尿蛋白有两个“+”,但由于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并未太当一回事也没去医院再进一步检查,不久前突然出现消化道出血,到医院详细检查后被确诊为尿毒症。
魏教授表示,肾脏病有“隐形杀手”之称,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不少患者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眼睑、脚踝部浮肿,即使有水肿、血尿症状,往往一周甚至几天就自行消失了。患者并未引起重视,等到就医时往往病情较重。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魏连波教授指出,慢性肾脏病早期可能出现以下9类症状:
1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
2尿中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
3血尿;
4夜尿增多;
5反复眼睑或下肢浮肿;
6血压增高;
7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等;
8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9尿量减少。
3肾病诊断误区多,“肌酐升高一点点”是大问题
据悉,国内检测肾功能最常见的指标是血肌酐,常见通用的指标范围44-133umol/L,患者就诊时有的是150umol/L左右,很多人觉得高出一点无所谓,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性。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魏连波教授做了一个简单的比喻:人有两个肾脏,我们暂且理解为一个完好肾脏的功能是50%,左右两个相加就是100%。而人的肾脏功能是具有很强代偿潜力的,一个人只要有一个完好的肾脏,检验血液的肾功指标就可以是正常的。
换句话说,当我们发现肾功的验血治疗出现异常时、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异常时,肾功能的损失可能已经超过了50%,也就是说两个肾脏相当于坏死了一个。所以肌酐升高一点点并不是小事。
魏连波介绍,在国外,查看肾功能是否异常则多是看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成人为80-120ml/min左右,一旦低于60ml/min,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可诊断为慢性肾病。
4勿盲目单一治疗,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目前,对于慢性肾病,西医的治疗多以激素治疗为主,但单纯激素治疗,容易出现库欣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等并发症,有的激素依赖甚至激素无效。“而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病则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据统计,在用西药无效后使用中药,四成左右患者可恢复疗效,而中医可使西医60%的副作用降低至20%。”
魏连波教授介绍,中医辨证施治中药口服、中药薰蒸、中药离子导入、艾条灸法、耳穴疗法等中医传统手段,能够减少激素的副作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此外,需特别提醒,慢性肾病的治疗周期长,以慢性肾炎为例,最佳治疗方案都需要2-3年的治疗时长,而且极易因感冒或劳累等客观原因复发,因此需定期检查,坚持用药。”
5防饮食起居巧安排,健康防护不生病
长期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都会诱发或加重肾病。因此,魏教授提醒,高危人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起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不要过度消耗体力。
清淡饮食
预防肾病最好提倡清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如果吃得过多、过于油腻,则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肾病。
预防感冒
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多为病毒感染,若治疗不及时,会诱发肾组织的炎症性反应,从而致病。此外感染是导致或加重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除了避免感冒等外感疾病,肾病患者要注意避免各种感染。
多喝水,不憋尿
有些上班族或工作忙的常常少喝水或憋尿,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人通过喝水代谢为尿液、将代谢废物或毒素排出体外,减少喝水会影响这个代谢过程,甚至导致肾结石;而憋尿时间太长可导致无尿,甚至影响到肾脏的健康,导致肾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