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忙于工作,急于应酬,却忽略了身体健康这块风水宝地。其实,平时稍加注意,提早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
为何胖人更易得癌
肥胖就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一般认为,肥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易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血症、骨关节病等。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肥胖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为什么肥胖人群更易得癌?这或许可以从胰岛素抵抗来解释。由于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TNF-α及游离脂肪酸,都会导致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所以肥胖人群大多存在这一问题。他们体内的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以致身体误以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理代谢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胰岛素分泌量就会增加,最终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胰岛素可以直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增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活性,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不仅如此,肿瘤组织还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从这个角度说,肥胖人群应当主动减重,降低胰岛素抵抗,进而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
七规则降低患癌风险
美国癌症协会前不久发布了“癌症一级预防计划”指出,大部分癌症可以预防,很多危险因素是可控的,并呼吁各界携手推进癌症防控大计。
1.戒烟,防癌第一要务。“癌症一级预防”的第一项措施即“戒烟”,并强调“戒烟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益”。统计发现,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报告明确指出,烟草及烟草制品是导致癌症的首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肺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烟草(包括二手烟)中所含的致癌物质有70种多种。
2.限酒,能不喝就不喝。早在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酒精归为致癌物。酒精致癌,主要是通过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乙醛是一种致癌物,它会导致DNA和蛋白质损伤、抑制DNA修复、改变代谢效应、升高激素水平等,进而诱发癌症。
3.控体重,肥胖也会致癌。计划指出,超重肥胖与多种癌症发病密切相关,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运动可以扭转体脂过高的趋势,是癌症初级预防的有效措施。计划同时指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防癌物质,包括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和膳食纤维;加工肉类(如烧烤、熏肉、香肠等)被列为致癌物质,主要是导致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建议多吃果蔬,限制加工肉类摄入。除了饮食,适当的有氧运动必不可少。
4.防感染,消除病原体。病原体通过直接、间接或慢性的免疫刺激效应致癌。据临床统计,目前共有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有致癌性,具体包括: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乙肝病毒(即HBV,诱发肝癌)、丙肝病毒(诱发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即HPV,诱发宫颈癌、阴道癌、肛门癌)、EB病毒(诱发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诱发T细胞淋巴瘤)等。
5.防晒,紫外线会诱发皮肤癌。太阳光对人体健康是一把双刃剑。短时间晒太阳对健康有益,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含量,但如果晒的时间太长(阳光强烈时在1小时以上),则会增加皮肤癌发病风险。计划指出,紫外线通过导致DNA损伤及人体其他免疫抑制而致癌。
6.防辐射,做CT要当心。医用电离辐射通过导致DNA损伤而致癌,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计划呼吁医生不要滥用CT检查。专家说,在医院的常规检查中,B超、磁共振(MRI)是非电离辐射检查手段,而 X光和 CT 检查,则会产生电离辐射,尤其以CT扫描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最高,远超过常规X光检查,过度使用易引发癌症。
7.警惕装修污染。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2年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指南》,苯、甲醛和放射性氡等物质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这些都是强致癌物,会通过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DNA而致癌。有明确的研究显示,室内氡暴露浓度增高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苯系物则是诱发白血病的元凶之一。
早起的人少得乳腺癌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喜欢早起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更小。
为调查睡眠特征与乳腺癌风险的相关性,英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乳腺临床研究团队对两大数据库中涉及的40.9万多名妇女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研究人员对比后发现,与经常熬夜的“夜猫子型”女性相比,习惯早起的“百灵鸟型”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会降低40%。研究数据还表明,每晚睡眠时间超过7~8小时的女性,每多睡1小时,乳腺癌风险会增加20%。
新研究负责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员、癌症流行病学专家丽贝卡·里奇蒙德博士表示,早起女性少得乳癌的一种可能解释是,早起者通常晚上睡得早,因而精力更充沛。相比之下,晚上精神的夜猫子型女性更容易出现睡眠紊乱,进而增加癌症风险。另外可能原因是,晚睡会影响女性生物钟,进而增加患癌风险。这与早期一些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即夜班族和那些经常在夜间接受人工光照的人,癌症发病率更高。
里奇蒙德博士说,新研究提示女性,改善睡眠习惯未必能百分百避免乳腺癌风险,但不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患癌风险肯定更大。
肝功能正常也会得肝癌
常会有人问“医生,我肝功能正常,怎么还会得癌症呢?”肝功能正常,仅仅代表抽血时肝脏细胞没有发生炎症,没有出现坏死,但是有可能肝脏已经硬化了,又或者肝脏以前曾经有过炎症,但抽血时炎症已经停止了。
而在肝癌早期或中期,只有癌细胞周围的肝组织会受到压迫或侵犯,转氨酶也可能只是出现轻度升高,甚至还可能是正常的,所以,在临床上或者门诊过程中医生会反复地跟患者说,对于检验单,应该将各个方面、各个指标综合起来,整体地去分析、评估病情,而不能死盯着某一个指标不放。
肝胆肿瘤科主任宋天强教授介绍,就像乙肝,是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乙肝人肝功能大多数是正常的。乙肝病毒潜伏期长,携带者检查肝功能指标,如果本身肝脏处于免疫耐受期,肝脏的基础条件较好,没有显著的肝脏损伤,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即为正常,但不能发现肝本身已有病毒感染的炎症迹象。肝功能相关指标只是肝脏损伤的“结果”,并不能反映造成肝脏损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