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神经学家Jules Cotard描述了一种新的病症,患者要么认为自己死了,要么认为自己不存在。
这种病被称为行尸综合症(又称虚无幻想综合症/科塔尔氏综合症,英文是Cotard's Syndrome),这种病很罕见,目前人们不知道确切的患者数目,科学家也不太清楚发病机理。但有几个记录在案的病例。
2013年,Esmé Weijun Wang突然得了这种病。
《华盛顿邮报》报道,在发病初期,Wang说自己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失去了掌控现实的能力。在进一步调查后,Wang称这种情况是从某次伦敦至旧金山的飞行中开始的,当时她在整整4个小时里总时不时地失去意识;医生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她曾认为自己已经在那次飞行中死去,因此总是心神不定。Wang说道,她当时并不感到难过,反而觉得自己可以将生前的事情重新做一次,且能做得更好。
在行尸综合征早期,病人都会感到焦虑、丧失现实感。但这种病症最特殊的地方在于病人的幻想。一名苏格兰男子在车祸中脑部受损,接着他认为他的某次南非之旅实际上是去往地狱。
1996年的论文《游走于生死之间:行尸综合症个案研究》写道:
这位病人总有一种不真实感,认为自己已经死去。1990年1月份在爱丁堡出院以后,他母亲带他去了南非。
他坚信自己被带去了地狱(那里的高温就是明证),且认为自己死于败血症(他在康复早期确实遇到了该项风险)或艾滋病(他在《苏格兰人报》上读到了某艾滋病患者死于败血症的报道),或是黄热病注射药物的过量使用。
他认为自己“借母亲的灵魂参观了地狱”,而他的母亲睡着了,人还呆在苏格兰。
尽管有这些案例,神经学家也无法充分了解这种病症——没有某种特殊损伤或疾病与此相关。不过,2013年有研究发现,在这些病人的大脑中,负责身体知觉的部分很不活跃。
有人认为,行尸综合症是对所有事情失去感情的结果。认知学家Max Coltheart说道,“不论是最喜欢的猫咪或者食物:如果对此没有情绪反应,那就很奇怪了。他们看着自己最喜爱的猫咪,但没有任何兴奋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患者才会确信自己是个死人。”
了解行尸综合症的神经学原理对患者和正常人来说都有益处。科学家能以此了解自我意识的来源,这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颇有好处。
举个例子,“这句话不是真的”是说谎者悖论的典型例子,如果能理解人脑如何处理这种矛盾,或许能帮助计算机更好地了解矛盾。
行尸综合症有着与人工智能一样的矛盾。一个人若能对自己不存在的状态有所察觉,那他怎么会是不存在的呢?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那么“认为自己已死”这种想法就应该是活着的证据。
这种矛盾让行尸综合症令人着迷,同时又令人费解。如果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病症,我们不只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还能解决哲学和技术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