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不少老人尝试用各种方法,提前清理血管中的“垃圾”和“毒素”以预防血栓。输液“冲血管”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俞志鹏强调,“冲血管”对此毫无作用,反倒是一个简单动作有不错效果。
血液中的确有很多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比如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肌酐等。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与肠道就能通过尿液、大便将其排出体外,无需人为干涉,也与血管堵塞无关。堵住血管、造成血栓的物质主要是形成于血管壁上的斑块。人体在过多摄入高脂食物后,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可形成斑块,使血管腔变窄。此外,如果血管内膜有伤,加上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流变慢,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等也容易聚集在一起,进而形成血栓。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斑块脱落堵住血管时,就可导致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等。
从一般推论上看,将加入活血化瘀、抗血栓、改善循环等药物的液体输入血管,似乎能起到溶栓通血管的作用,但事实上,上述药物很难迅速溶掉日积月累形成的斑块和血栓。即使输液偶尔会对极少数人有短时间的作用,药物在输液几天后也会被代谢掉,并不能对长期受损的血管起到“治疗”作用。
俞志鹏说,输液“冲血管”意义不大,还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比如,已确诊或有潜在心功能、肾功能不全的老人,一旦输入大量液体会加重肾脏与心脏负担,可诱发肾衰、心衰等危重病症。
与其输液防血栓,不如常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学名叫“踝泵练习”,也就是俗称的勾脚尖。双膝自然伸展,双脚用全力向上勾10秒钟后,再用全力绷脚10秒钟,反复进行。动作要柔和,尽可能放慢,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踝泵练习”主要通过踝关节的运动锻炼,增强下肢血液流动,并带动全身血液循环,进而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