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表示,国产的“洋名”产品,如果商标合法、质量合格可正常生产销售。如果冒充进口产品或是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则涉嫌违法,应当予以查处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日前,广州消费者刘女士就在小区超市购买了几包“印尼虾片”,黑色的包装上印着“印尼特产”,让她毫不怀疑地以为是进口食品。在吃的过程中,刘女士无意中拿起包装来看,才发现自己吃的印尼虾片竟是河北产品。刘女士表示,包装袋上明确印着印尼虾肉片和印尼特产,生产地却是河北石家庄;配料表也仅有虾肉片,仅在最后面标着“原料产地:印度尼西亚(虾肉片)”。明明是国产,非要傍印尼特产冒充洋货,让刘小姐感到受到了欺骗。
此外,完全与进口国无关的产品标注进口国名称作为商品名更加令消费者防不胜防。日前,消费者吴小姐就在乐购超市选购了一款“丹麦曲奇”,仔细查看才发现是国产的“丹麦风味曲奇”。吴小姐称,曲奇也是蓝色的圆形铁盒,印着丹麦城堡图案,产品名称也是中英文都有,而且还在正面标注了天然牛油和进口奶粉的成分。吴小姐也是被丹麦曲奇的名称忽悠,认为是进口食品才购买,没想到丹麦曲奇却是纯国货,连原料都没有标注有进口字样。
产品起“洋名”,傍进口食品无疑是在打“擦边球”。广州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有证据证明“洋名”的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就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当予以查处并赔偿消费者。该负责人表示,国产货起“洋名”,只要企业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符合商标法规定,不违反相关法律,就可以予以注册并使用。国产的产品要标明真实的产地信息,不能冒充进口食品。(记者李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