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国人生活轨迹是单位、家庭,两点一线。如今,“家”的吸引力却在下降。忙碌的工作、丰富的娱乐、遥远的距离、糟糕的家庭关系等,甚至让回家成为很多人心头的痛。
“最近几个月,我每天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我的室友说,北京的家于我,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好比一个旅馆。”陈小姐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她独自一人从广西的一个县城来京工作,只有国庆、春节才能回家,到家了还要与朋友聚会,一年真正与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8天。“我也渴望家的温暖。有一次,和同事一块下班,听到她爸爸打来电话说等着她吃饭,想想自己孤身一人,眼泪哗地掉下来,”陈小姐说,考虑个人发展,她不得不留在大城市。
黄女士和父母都住在上海,却存在没时间回家之痛。“我离父母家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平时上班很忙,下班后根本没力气去看他们。到了周末,又要陪孩子上学习班。”黄女士惭愧地说,只能做到每个月看次父母,每次也就一起吃顿饭,呆一个下午。
与陈小姐、黄女士的无奈不同,28岁的王先生则是“有家不回”的典型。他在河南一个中等城市做点小生意,一周7天至少有5天在外应酬,不到半夜不回家。这种成家却不着家的状态,让他妻子经常发脾气,甚至提出离婚。王先生说,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夫妻关系变得更糟,但外面丰富的娱乐生活比妻子生气的脸,对他更有吸引力。
近日,一项《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报告》显示,北京下班高峰段,打车的人流大多向三里屯等消费商圈集中,这说明很多人下班后并没回家。在北上广生活的人,准时回家(晚上6点~7点)的比例分别为北京38%、广州44%、上海45%。相对来说,上海女人最顾家,68%的上海女人下班后及时回家。而在90后人群中,愿意回家吃饭的仅占41%。
“中国人的家庭确实越来越松散了,”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对《生命时报》记者感叹道。第一,几十年前,大家干完活就回家,但现代人承载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导致花在家庭中的时间减少;第二,工作与家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父辈的工作地点往往就在家附近,但现在离老家数千公里工作的人很多,加大了回家难度;第三,家庭生活相对一成不变,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导致家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有些人回到家也没有“家”的意识,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各玩各的。
常回家带来很多好处在王国荣看来,最伟大的品行都体现在家里,如善良、包容、忠诚、勤俭等。家作为身心的栖息地,常回家并把家庭生活过好,将让你和家人的身心焕然一新。
光回家吃饭一项,就能带来很多好处。近些年来,日本、台湾等地都在倡导“回家吃饭运动”。数据显示,餐馆饭菜的热量比家常饭平均高出60%。常在餐馆吃饭,容易导致油、盐、肉类摄入过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的风险。相反,在家吃饭利于养成均衡的饮食习惯,避免吃得太多。此外,常回家对不同人群还有以下好处。
对自己:宣泄改善情绪。“每个人遇到难事往往有三种情绪处理方式:升华、宣泄、压抑。”王国荣说,升华需要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压抑对身心不利,只有宣泄相对容易,而家庭是最佳宣泄场所。家是最包容的地方,你拥有的理解最多,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持,是改善情绪的疗伤之所。
对孩子:戒恶习更自信。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发现,无论是学前期的幼儿,还是入学后的青少年,和父母共度的时间越长,其语言理解能力越强。另外,多项研究证实,父母常回家,利于打造幸福的家庭氛围,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自信、社交能力更强、学习成绩更好,心理也更健康。此外,父母勤回家,孩子才愿回家。美国研究发现,每周在家吃饭5次以上的少年,染上吸烟、酗酒、吸毒等恶习的风险更低。
对老人:陪伴减少孤独感。北京一项涉及1万名老人的调查发现,近五成老人认为,缺少子女陪伴是最大的养老问题。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技大学博士艾伦表示,一周与亲友见面3次以上的人,出现抑郁的风险最低,仅为6.5%,而那些每月与亲友只见一次甚至更少的人,抑郁风险将达11.5%。常与亲友见面利于50岁~69岁人群预防抑郁,70岁以上人群收益更大。常回家陪老人能降低他们的孤独感,助其身心健康。
对配偶:沟通降低离婚率。“很多家庭争吵甚至离婚,都始于配偶的晚回家或不回家。”王国荣说,不常回家会增加猜疑,消解信任。而与家人共处将丰富你们的共同经历,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有什么问题及时沟通,会增进夫妻双方的感情,减少争吵甚至离婚率。
对家庭:显著提升幸福感。英国国家统计局对4万家庭进行长期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和家人聚餐3次,是提高家庭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其作用比经济收入好转还大。
让回家更有吸引力“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回家运动’,让大家认识到何为家,家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王国荣表示,尽管有距离远、工作忙等客观原因,每个人还是应尽可能地多回家。家需要我们用心和智慧去经营,也需要用才华和创意打造更丰富的家庭生活,让回家更有吸引力。
上班族提前安排好工作计划。很多人为了“更好的未来”,牺牲了现在的生活品质。张学新说,除了提高工作效率外,还要根据规律提前做好安排,假设一周有两天要加班,就要提前告诉家人别等自己吃饭了,剩下的几天尽早回家。同城但不同住的人,建议至少每半个月回家看望老人。
“用心”弥补距离。如今通讯工具十分发达,家庭成员虽然无法住在一块,但一定要用心让家人感受到“你人不在心在”。在苏州工作的王国荣就常让他的哥哥拍摄母亲的小视频发给他,并为家人建了一个微信群,活跃家庭气氛。类似的方法还有记住家人的生日或重要纪念日,旅游时给家人寄特产、明信片等。
到家先聊几分钟。张学新说,刚进家门的前几分钟,是家人交流欲望最强的时候,千万别因忙碌打发对方。如你顾不上倾听,对方的分享欲可能就过去了。假设不知道和家人聊什么,一句“今天过得怎样”就能打开话茬。要提醒的是,一定要主动和老人交流,别因关注孩子忽略了老人。
利用好晚餐时段。张学新认为,晚餐是家庭情感的培养纽带,但很多人却应付了事。吃晚饭时,大家比较容易沟通,利用好了能缓解很多矛盾,增加亲密度。说说菜做得好不好吃,聊聊今天遇到的趣事,都是不错的话题。 把家过成“剧院”。王国荣说,家庭生活可以和剧院一样丰富,全家一起看场电影、组织才艺表演、开个读书分享会等,都是很好的主题活动,每个人参与其中,把家人从外面“拉”回来。
三件事在家少做一是继续工作,德国调查发现,回家后仍工作的人更易出现失眠、头痛、胃病等不适;二是过于强势,千万别用命令的语气和家人说话,不妨服点软,倾诉彼此的喜怒哀乐;三是不分时间场合地指责家人,比如一回家就问孩子考了多少分,或询问家人商量好的事是否办到,一旦没有就发脾气,建议在晚饭后冷静沟通。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