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范围很大也没有硬性规定。尽管如此,它通常被过度简化,无论对错都有了"好"或者"不好"之分。
你的姿势受生活中的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你的生理和心里。前者可能包括了你是如何坐、坐的时间有多长、你的活跃度,及你是否一遍遍让你的身体处在紧绷状态。而从心理学角度,你如何处理压力、如何平衡工作、社交和家庭生活和你的整体自尊水平都会影响你的姿势。
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因素可以推动和扩大我们对疼痛的感知。鉴于持续保持不良姿势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疼痛,我们绝不能忽视它,但在解决体态问题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心理的作用。
生理上从小我们的父母、老师和许多其他人都告诫说不要无精打采,坐要坐直。本能上我们知道这确实有道理。在生物力学领域工作的同事会将这个提醒牢记于心,如果我们姿态不良——下巴向前戳,含胸驼背、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过段时间我们的脖子、肩部和背部就会产生疼痛感。这种痛楚来源于关节和软组织结构,如肌肉和韧带。它们超负荷工作,被押在不属于自己的岗位上。
其实并没有“完美”的姿态,主要是我们如何坐与站都和无数变量相联系,但一般来说,人不是生而就有某种姿势。随着时间过去,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形成了一种特定姿势。只不过有些姿势比另一些更为常见。以办公室的员工为例,由于不良的坐姿,总是忍受着“凹背姿势”之痛。渐渐地,这些物理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整体姿态,如果任其发展会进一步导致颈部和背部疼痛。
心理上这不用说也是生理问题的解释之一,人们对问题的抱怨很重要也很常见,是他们心理因素的作用。"体现情感理论"关注于人体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想承认自己潜在的心理问题。例如,有人会不知不觉中缩肩膀,或是紧张时弯腰驼背;还有的是各自特别高的人为了使自己和周围人一样就弯下腰,因为他们不喜欢“高”人一等。
还有一些所说的"自验证理论",当我们调整到某个特定的姿态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所以昂首挺胸会让我们感觉更加自信。不管是不是有意识的,两种理论都告诉我们身体语言传达着我们给他人的感受。
矫正姿势所以你能矫正自己的不良姿势吗?关于姿势的建议到处能找到,但我们必须要注意是不是有需要治疗的症状出现(例如背痛)或者其它潜在原因。
根据我的临床实践,我发现大多数人是希望立即缓解疼痛症状,但常常甚至不会意识到不良坐姿才是根本原因。缺乏对姿势的了解往往很难提供意见让他们进行改变。即使人们知道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他们还是经常挣扎着说是情感方面的问题。
当然,强调两者将是理想的处理方式,但在现实中我很清楚,我们对待身体往往远非理想。因此我更建议培养和巩固意识,而不是一味的寻求治疗。
如果一个人能下意识地调整姿势,意识到自己可以掌控身体,学会定时改变姿势避免过度的压力。如果出于新技能或工作,需要采用一种新的姿势导致疼痛或不适,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件事,并反复纠正来缓解不适。
姿势具有长期效应、是衰老过程的一部分,明白这一点很重要。理论上讲,当我们年轻时,关节和组织可以承受更多的压力。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现实是随着我们的老去,我们更加不能忍受这个,因为其他年龄段时我们的身体组织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
在各种案例中,我总是建议调整你自己的不良姿势。每天简单的改变,包括定位、抬举方式、运动耐量、压力管理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都是改变的起点。
也要考虑生理和心理压力源。如果不这样做,只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反复发作,加深疼痛、延缓康复。如果你的问题特别麻烦,可能需要寻求一名医疗保健专业人士的帮助,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